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

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①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
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
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
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请对此做简要赏析。

自叙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熟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也暗示出上句所写“病身”的原因。
B.颔联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斩截有力,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C.“不容真”三字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悲愤之情。
D.本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议论中突出了形象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感情。

②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倦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情?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