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棉花输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大量建立 |
B.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 |
C.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采用 |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
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由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计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萨维尔:《英格兰和威尔农村人口的减少》,第212页)。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 B.人口流动的频繁 |
C.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 B.贩卖黑奴 |
C.传播基督教思想 | D.输出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