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
|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
|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A.1958年 | B.1959年 |
| C.1960年 | D.1978年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包产到户”的实施 |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
| C.有利于节约资源 |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
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它反映了()
|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
|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
|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
如下图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下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