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有
①《共同纲领》封面 ②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A.刺史 | B.通判 | C.知州 | D.三司使 |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其中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B.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
下面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③“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王位世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