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蒋介石虽然面带笑意,但心情并不愉快。1958年10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因“金门炮战”发生,专程与蒋会谈。会谈中,杜勒斯又一次迫使蒋介石接受“划峡而治”的方案,蒋大发雷霆,断然拒绝了杜勒斯的方案。据此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美国想制造“两个中国” |
B.蒋介石不主张“台独” |
C.美国实行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
D.蒋介石拒绝与美国保持外交关系 |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形成由运河、公路、铁路构成的便捷畅通交通运输网,罗伯特·富尔顿、史蒂芬孙为此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这表明美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前提是
A.内战结束 | B.科技进步 |
C.市场扩大 | D.管理创新 |
美国学者路易斯·哈克写道:“我们的国家已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国家就在昨天还是一个不干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 | B.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C.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 | D.拉开发展新经济的帷幕 |
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 |
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
读图,判断英国两个时期投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剧 | B.圈地运动的需要 |
C.工业革命的完成 | D.对外贸易的扩大 |
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这反映出
A.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
B.男女平等观念占主流 |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社会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