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0年的《新妇女》登载了一篇文章,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材料主要表明在婚姻问题上,作者

A.提倡婚姻自主 B.听从父母之命 C.遵从礼教风俗 D.推崇新式婚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应为

A.翻车 B.木耒
C.曲辕犁 D.筒车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其外部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欧洲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的推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