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引起第④阶段看法的主要原因是 ( )
| A.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 B.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
| C.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握手言和 | D.解放区总结出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 |
下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
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
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②新教与旧教斗争激烈
③德意
志并未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④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对司马光的说法最全面的理解是
| A.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 B.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
| C.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 D.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
人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当时有鲜卑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 A.迁都洛阳 | B.制定俸禄制度 | C.实行汉制 | D.推行新租调制 |
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