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山塘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粮米 |
弘治年间 (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13亩余 |
86600石余 |
3970斤余 |
3175匹余 |
2560270石余 |
嘉靖年间(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35亩余 |
82965石余 |
4264斤余 |
3411匹余 |
2576888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 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 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
7.开面 |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
2.接折 |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
8.交折 |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
3.见面 |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
9.月折 |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
4.述旨 |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
lO.随手 |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
5.过朱 |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
11.封柜 |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
6.交发 |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