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该思想一致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B.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C.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
D.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 B.西学 |
C.民权 | D.科学 |
某图书目录有如下内容:上古茫昧无稽考……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据此判断该图书是
A.《海国图志》 | B.《孔子改制考》 |
C.《新学伪经考》 | D.《变法通议》 |
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逐渐通俗化 |
B.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图所示,文句反映的主要内容与文学形式
文句反映的主要内容与文学形式分别是
A.政令诗 |
B.纺织诗 |
C.作战词 |
D.种植词 |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