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后世民众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B.直接导致了清初的政治改革 |
C.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 D.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
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 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 B.照搬苏联经验 |
C.强调政治导向 | D.发展急于求成 |
下列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成功研制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①③②④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孙中山 | D.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