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中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了如下评述:“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位学者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 A.容易造成集体暴政 | B.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
| C.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 | D.捍卫了真理,伸张了正义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
|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
|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
|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
“他”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作的探索,描绘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他”是
| A.魏源 | B.郑观应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到:“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开眼看世界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
| C.甲午战争——民族工业产生、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 A.法国女性的代表 | B.法国民族的象征 |
| C.法国贵族的代表 | D.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 A.杰弗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
|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
| C.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
| 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