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 B.乙地对流最旺盛 | C.乙地比丙地稳定 | D.丙地最稳定 |
正午前后( )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
| C.丙地刮起东北风 |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
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南丘陵 |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 |
| B.长春夏季昼长于冬季 |
|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
| D.时差的产生 |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图(大圆为赤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 A.9时 | B.8时 | C.15时 | D.16时 |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
| A.15时 | B.9时 | C.3时 | D.12时 |
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①b ②c ③d ④e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 C.无昼夜产生 |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
2015年3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8日20点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
|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
|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
|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