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洮(tá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2)[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摩诃池(其二)

宋祁

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

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东海不为田?

(选自《景文集》卷二十四)

[注]①争教:怎么能让。

(1)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请结合本诗,简说观点及理由。

(2)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A.乐 B.叹 C.伤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彩,空照秦淮。

【注】①桁:通作“行”。一桁,一带、一列。②壮气:暗用半城剑气,见《晋书•张华传》。蒿莱:野草。

(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

②“终日谁来”,自己今为阶下囚,整日无人来访,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

③下片金剑、壮气连用,既写出了李煜对亡国的无奈,又写出了内心的不甘。

④“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得明净、开阔。

⑤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

(2)“秋风庭院藓侵阶”与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都描写了苔藓爬上台阶之景,但两句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古诗词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