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2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2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chóu(    )。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2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根据②段的拼音写出汉字
更胜一chóu(    )
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的_     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          
阅读第③④⑤⑥段,完成下面两题:
(1)蜜蜂、鸽子是依靠_        _       导航的。
(2)这四段内容的说明顺序是由_       _       的逻辑顺序。
第④段加点词“初步”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                    
下面对文意理解正确一项是(    )(4分)
A.第①段用南美洲的绿海龟的例子,说明海龟生儿育女非常辛苦。
B第②段介绍北极燕鸥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强调飞行距离长。
C第④段介绍了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D.第⑥段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鸽子在阴天利用磁场来判断家的方向。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出售欲望的孩子(13分)
占保祥
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
13岁那年,一次喝酒后,卡尔竟抢了一位妇女的挎包,里面有几百美元现金。从此,卡尔爱上了抢劫,欲罢不能,无人不知他的恶行。校长对他很是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孤儿。
事情越演越烈,卡尔的欲望愈发膨胀起来。在学校,他成了老大,拉帮结派,唯我独尊,公开旷课,还常常偷同学的东西。
被学校开除后,卡尔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损害了祖母的尊严。想到祖母苍老的面庞,他无地自容。走在匆忙的人群中,卡尔看见了一个小个子的老者,他的钱包露了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瞬间,欲望控制了卡尔,他跟随着老者,走街串巷。终于,老者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
卡尔的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一刹那间,钱包就落到了卡尔的手中。卡尔本来是这样设想的:拿到钱包后,冲老人扮一个鬼脸,然后逃之天天。但他的手却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老人的手像钳子一样抓住了他的手。A卡尔看到了一张狰狞的脸,可怕的脸。老人什么也没说,反身将他塞进了身后的小屋里。
老人问他,说吧,怎么办?是送到警察局,还是私了?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卡尔垂头丧气地说。那好吧,看来你是个惯犯,有这样的本事也算了不起。我有个孙子,很想学会这一招,你将欲望和技能卖给他吧。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他叫奇里,你现在把你所有的技术传给他。但要记住,以后你永远不能再有这样的欲望和行为了,否则你就是侵权。如果发现你再做坏事,就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和专利局,因为你同时犯了两大罪,要受到严厉制裁。
老人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卡尔不同意。老人拿出一张协议书,抬头写着:出售欲望协议书。老人握着卡尔的手,让他摁下了手印。卡尔被放出来时,感到一阵恐惧和失望。他想到了老人的脸,那双有力的手,还有那张协议书。
卡尔回到家时,祖母正在与老师谈话。看到祖母向老师求情的表情,卡尔不由失声痛哭。他发誓再也不做对不起祖母的事。
回到学校后,卡尔解散了“坏蛋组织”,一心一意做个好孩子。欲望再次袭来时,眼前便立刻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脸。他不敢出手,他害怕报复,害怕那间小黑屋。
卡尔考上高中后,身上的臭毛病彻底改掉了。渐渐地,祖母也年迈多病,无力再管制他。他学会了自立,每天帮祖母打扫房间、做饭,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天,卡尔正在侍弄庭院里的鲜花,一位老人推开了他家的院门。卡尔上前询问,却发现是那张可怕的脸。正是那个老者。
卡尔心想,他一定是想将以前的事告诉祖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见到祖母,否则祖母的病会雪上加霜。B这时,老人走了过来,脸上却荡漾着慈祥的微笑。他摸摸卡尔的头,问:你奶奶呢?她不在家,出去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病中的老人!卡尔正言厉色。学会护着奶奶了?好孩子,我是来看望你奶奶的,这不,牛奶、鲜花。老人说着,指了指手中的袋子。原来他和祖母认识。卡尔一脸疑惑。
老人进了屋,屋内传来了奶奶与老人开心的对话。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听到一半时,卡尔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个出售欲望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
阅读全文,将表格中的内容补全。

时间
事件
结果
13岁时

偷窃成性,欲罢不能
被学校开除后
偷一老者的钱包被捉住


老者来看望奶奶
懂得亲情,懂得爱

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A、B两处,思考:这两处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老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请你想想看,卡尔可能偷听到了什么内容?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你这句话?

秋雨(6分)
邓荣坤
灰濛濛的天空,飘洒着细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一株寒意,于是寒蝉不再哭泣;有加利、木麻黄皆缀上了晶莹的雨珠,祭悼它的衰老。
秋,踩满径的落叶而来,也带来濛濛雨。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象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
走在街道上,蕈(xùn)状的伞,一支一支地撑起,似荷叶撑起圆滑的雨珠那般的安逸。灰蒙蒙的天际,望不远的景物,被盈耳的雨声,呼唤成朦胧的画。
秋风吹起了木麻黄上的雨珠,纷纷地打在身上,湿透衣襟,一股凉意便悄悄爬上心头。
走在小路上,海的呼吸在遥远处可以清楚的听到。
雨中的海,蒙蒙的一片,似缀满晨雾般的令人感到朦胧。汹涌的波涛,雪白的浪花,以及在雨中急于找栖息之所的野鸽,为我眸子凭添一抹淡淡的秋愁。
秋,是一个缀着西风的季节。
仙人掌在庭院中耸立,雨珠打在它的身上,不留下一点痕迹,便滚落泥土中;而那吐着丝丝红蕊的小花,却在风雨中挣扎着生命的延续。
秋风秋雨,带来的是生存的考验。如今窗外仍飘着潇潇细雨,不知家乡那棵年轻的向日葵,是否仍然无恙。
惦记着。深深的惦记着。
你认为本文在写法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阅读《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完成后面的题。(共9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灌输与其年龄不符的知识,拔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③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导致孩子对知识失去兴趣。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④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的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⑤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在某种意义上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可能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几乎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知识渊博,但想象力丧失,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
⑥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___,___。___,___。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第③⑤段,指出作者分别从哪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以下四个句子是从第⑥段的画线处截取的,请根据作者的观点,将这四句话按正确的顺序填写到答题纸的横线上。
①却输掉人生②能赢得人生
③输在起跑线上④赢在起跑线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后面的题。(共10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不仅是整个长城的缩影,更是整个长城的精华部分。它好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C”,呈半环状环绕在北京北部、东北和西北三面。从东到西包括6个区段: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全长629公里。
②提到长城,人们往往首先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似乎他建造的长城是最早的,实际上北京地区长城建得更早,公元前283年,燕昭王29年,为抵御匈奴,燕国修筑了燕北长城。先秦燕国、秦汉、北魏和明代,这四个时代北京长城都在持续建设中,特别是在后来明代修建的长城中,经过徐达、戚继光两代名将的重点建设,北京长城建设得最完备。开国功臣徐达大将军主持重修了居庸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慕田峪、黄花镇等长城关塞。1569年开始,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15年,护卫京师,他改建长城,呕心沥血,使北京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建筑最坚固的黄金地段。
③北京长城主要分布在京北燕山山脉带和京西太行山脉一带,这些地方高山深谷,断崖险关,这就使得北京长城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体两面都树起高大垛口,可以两面御敌。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线伸展蔓延,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2.7公里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东线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更为难得的是在千米山峰之巅竟密布15座敌楼。
④明清两代皇城、皇宫、皇陵,都距北京长城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北京长城是护卫京城等要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位于延庆县军都山关沟的八达岭,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曾修筑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防御,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⑤北京长城的自然景观还特别丰富多彩。慕田峪长城,春天群芳争艳,夏天满目苍翠,秋天五彩缤纷,冬天雪挂枝头。
⑥今天,北京的多处长城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外游客登上长城,可以尽情欣赏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
阅读第②—⑤段,概括说明北京长城都有哪些特征。(4分)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哪些内容分别印证或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的特征。(6分)
【材料】
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建成了一道城关相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提高了总体防御能力。从修造艺术上来看,它也别具风格,仅敌台的建造形式就有方楼、圆楼、扁楼、拐角楼;箭窗楼也分为三孔楼、四孔楼、五孔楼不等。
在八达岭水关长城西南侧,建有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座纪念园是八达岭长城一处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园内安放着冰心、茅盾、叶圣陶、夏衍、田汉、吴文藻等9位文化名人的骨灰、遗物和雕塑。其中冰心和吴文藻夫妇之墓在一座与长城相临的小山顶上,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无墓地和墓碑,仅有一座8吨重的汉白玉浮雕头像。长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了这些文化名人灵魂的栖息地,而这样的人文景观也增加了长城的文化内蕴。
(1)____________________印证了北京长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又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还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阅读《外婆中医》,完成后面的题。(共15分)
外婆中医
李抗生
她八十多岁了,却还在坐堂问诊,她替人看病不是为了钱,因为病人需要她。在她那儿看病,就像和外婆谈心,所以病患都亲切地称她“外婆中医”。
最近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院方劝她退下来算了,但她说,她要把已预约了的患者全部看完,她职业生涯的句号不能在最后时刻画歪了。
最后一名预约患者是个农村高中生,他得了一种“怪病”,看一会儿书,眼前就出现许多游弋的幻影,学习效率急剧下降。陪他来的母亲说,花了不少钱换了几家医院治,也不见好转。离年三十还有几天,过了年,就是高三下学期,眼看高考在即,家里人心急如焚。
这个病她有把握治,她对高中生说,我要给你开的药方很便宜,乡里到处都能抓,只是药特别苦,开始吃时会呕吐不止,坚持几次就好了;药材煎熬的方法也有点特别;药方隔一段时间要微调一次,服几个月可彻底治愈。母子俩说,只要能缓解症状考上大学,再难的事都能做到。
她又叫他俩明天来拿药方。母子俩有点纳闷,医生都是当场开药的,这位老中医却卖关子,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外婆中医回到家中,翻箱倒柜,找出一只牛皮纸陈旧信封,抽出一叠更加陈旧的纸,上面全是用毛笔书写的繁体字药方。她开了个晚班车,将药方译成简体字,把计量单位“两”、“钱”化成“克”,誊写在医院的处方笺上。誊完后,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衰竭感,她知道,该好好静休了。
第二天,她将首服药的药方交给母子俩,叮嘱道,服药二十天后给她写信,介绍服药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但一定要讲真话,尽可能写详细一点。她会及时回信,寄第二服药方。以后每次都这么办。她问高中生,你给我写信,就当作高考作文热身如何?高中生说,您的主意好,一举两得。
高中生在毕业前彻底治愈,他前后给外婆中医写了六封信,外婆中医也按时回了六封信,开了六服微调药方。她首封回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来信已阅,苦药你已适应,病情也有所好转,我颇感欣慰!兹寄上这一轮微调药方和煎熬方法。祝早日康复!”字体飘逸潇洒,落款的签名更是龙飞凤舞,令人拍案叫绝。高中生说,看她的书信,像看大师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她最后一封回信的结尾有所变动:“祝高考金榜题名,学成后报效社会!”
高中生决心报考外婆中医所在的中医大学。他如愿以偿,到大学报到后,他要去面谢外婆中医。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他按下门铃,但无人开门,他反复按了几次,结果一样。她到哪里去了?他想物业保安也许知道。
“老太太到天堂里去了,走了有几个月了。”保安说。
“啊——?!这不可能!”他大吃一惊。他手头上有真凭实据,证明她没死。
“死人的事哪个敢造谣?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信你去问她女儿。”
按照保安提供的地址,他在小区的另一栋楼里找到了她的女儿,一个头发已花白的女人。他自报家门后,对方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原来外婆中医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已来日不多。誊写完药方后,一次性地将七封回信、六服微调药方及信封提前写好,连落款处的“月”和“日”二字都已写在信里,并交代她女儿,收到来信后,只要将回信的日子,在“月”和“日”前,填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每次都这么办。只有一封信至今未发,上面是这样写的:“实在抱歉,我已无能为力,请另请高明!”万一来信说,服药后病情没有好转,就把那封信发出去,以免贻误病情。
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学生哭了,他说,我要到你母亲墓地去祭拜。
我母亲没有墓地,你上《人体解剖学》时,在人体解剖实验室里,会看到她捐献的遗体。
大学生再一次失声痛哭。
本文记叙了“外婆中医”生命最后阶段的身体状况及相关事件。阅读作品,填写表格。

身体状况
相关事件
身体不适

衰竭感强


提前写好药方回信
去世以后

“外婆中医”为什么要求高中生吃药后用写信的方式来告知病情?
文章最后两次写大学生因为感动而哭,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说说大学生被感动的原因。(不超过15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