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已知可逆反应aA(g)+bB(?) cC(g) 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于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压若平衡正向移动,则a>c |
B.加入一定量的B,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C.缩小容器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增大 |
D.升高温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不能确定 |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3A(g)+B(g) xC(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φ。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 mol A、0.4 mol B、0.6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压强不变,C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值是( )
A.2 B.1 C.3 D.4
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对上述正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热:过程Ⅰ>过程Ⅱ |
B.反应速率:过程Ⅱ=过程Ⅰ |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D.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 |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甲烷 |
890.3 |
正丁烷 |
2878.0 |
乙烷 |
1560.8 |
异丁烷 |
2869.6 |
丙烷 |
2221.5 |
2-甲基丁烷 |
3531.3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 kJ/mol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 kJ/mol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