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 B.北坡为向阳坡 |
C.南坡为迎风坡 | D.北坡为迎风坡 |
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甲地
①南坡为阳坡②北坡为阳坡③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④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 ③④ | D.②③④ |
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 B.暖流的影响 | C.海陆分布的影响 | D.地形的影响 |
如下图,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8:00整。据此回答下题。此时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
A.顺风顺流 | B.逆风顺流 |
C.顺风逆流 | D.逆风逆流 |
目前城市甲著称世界的产业是( )
A.棉纺工业 | B.麻纺工业 |
C.铁矿开采 | D.软件开发 |
下列河流与图中乙河流径流特征相似的是()
A.塔里木河 | B.泰晤士河 |
C.亚马孙河 | D.珠江 |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题。
月份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0.1 |
23.0 |
27.6 |
30.2 |
30.7 |
30.3 |
29.2 |
29.1 |
29.1 |
28.2 |
24.9 |
20.8 |
降水 |
11 |
30 |
35 |
60 |
142 |
288 |
411 |
349 |
288 |
143 |
26 |
17 |
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
④受地形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图,回答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
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
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 |
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 |
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①分布范围广
②煤种单一
③埋藏浅,易开采
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下题。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
B.天然气、石油、煤炭 |
C.煤炭、天然气、石油 |
D.石油、天然气、煤炭 |
M省可能是()
A.山东 | B.贵州 | C.新疆 | D.河北 |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下题。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区域特征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 |
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 |
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冰川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