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电视台试播节目 ②设立海南省并设置为经济特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①②④③ |
中国政府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这一承诺出现的背景是()
A.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下图是我国(1953~1998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图,其中有三次处于负增长,负增长的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所致的结果 |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
D.苏联断绝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 这是中国继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该方案的出台表明 ()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外开放的变化 |
C.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
D.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
一位传教士曾经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 “他”应该是()
A.林则徐 | B.洪秀全 | C.张之洞 | D.郑观应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 B.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