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2)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离出氨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干燥剂中含有CaO |
|
②取少量用样品制得 的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干燥剂中含有Ca(OH)2 干燥剂部分变质 |
(2)既然干燥剂中已含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溶液。
②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万州中学初三一班的学生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Ⅰ:全部是NaOH;Ⅱ:全部是Na2CO3;Ⅲ:。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可知,常见的盐溶液中,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和推断】
(1)向无色溶液中加入A溶液,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由(1)可知氢氧化钠已经变质,重新取适量的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A(CaCl2溶液)除去Na2CO3,请写出这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实验现象(提示:现象a和b),则猜想Ⅲ成立。
实验小组帮助老师配置25℃(KNO3的溶解度为40g)时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6分)
(1)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40℃时溶解度大的是,将此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KNO3中混有少量NaCl的提纯方法是,用此法获得了足量的KNO3固体。
(2)配置100gKNO3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准确称量KNO3固体g(保留至0.1g); 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
④.溶解:将KNO3固体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 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3)若小组同学最后配得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KNO3称量④.天平称量时,指针偏向左盘药品⑤.将固体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A.①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⑤ |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某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1)回忆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操作a的名称是:,进行操作a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金属X是(填化学式,下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