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
(3)实验四所结的300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粒。
(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 :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_。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和。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终止子的功能是。
(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
如图为植物(2N=24)减数分裂过程及基因对性状控制方式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为该植物(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过程中时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有条染色体。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中与1号A相对应的基因最可能是。A与a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
(2)若该种植物基因型分别为AA(母本)与aa(父本)的两亲本进行杂交时,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最可能为条。
(3)若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2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由图2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为,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名称为,乙与丁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框内表示该过程进行方向的箭头是。(填“→”或“ ←”)
(2)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此过程的模板是(填物质名称)。②③④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以下与图2中结构⑤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大肠杆菌 | B.噬菌体 |
C.染色体 | D.烟草花叶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