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植物(2N=24)减数分裂过程及基因对性状控制方式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为该植物(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过程中 时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有 条染色体。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中与1号A相对应的基因最可能是 。A与a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 。
(2)若该种植物基因型分别为AA(母本)与aa(父本)的两亲本进行杂交时,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最可能为 条。
(3)若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2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由图2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为 ,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 a表示):
(1)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遗传病。
(2)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
(4)猫叫综合症与乳光牙病相比,独有的特点是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根”。 猫叫综合症属于__________ 变异。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生活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列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A过程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过程的意义是_________。
(3)若图中的成体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其患病原因是___________,若其与正常人结婚,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如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____,它位于基因的首端,是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GFP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不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且对细胞无毒性,因此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________。
(3)目前科学家们通过________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该工程是直接改造GFP分子,还是改造GFP基因?________。该工程的基本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产生抗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与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_______ _的优点。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1996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抗青枯病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防治这种毁灭性病害开辟了道路。他们根据存在于昆虫体内的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人工设计并合成了几个抗菌肽基因,例如ShivaA,CecropinB等基因,并将其导入马铃薯中,转基因马铃薯获得了青枯病抗性的表型。
(1)在克隆基因过程中,通常采用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下列由一个DNA分子扩增为两个DNA分子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序号顺序是。
①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②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 ③DNA聚合酶作用下复制
(2)基因工程的第二步是。一个完整的重组DNA分子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以及等。
(3)通常用方法检测新育出的植株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抗菌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