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8×10-5 |
Kal=4.3×10-7 |
Ka2=5.6×10-11 |
Ka=3.0×10-8 |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
a.CH3COONa b.Na2CO3 c.NaClO d.NaHCO3
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
(2)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E.c(H+)·c(CH3COO-)/c(CH3COOH)
(3)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 mol·L-1(填精确值)。
(5)标准状况下,将1.12L CO2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中,用溶液中微粒的浓度符号完成下列等式:
①c (OH-)=2c(H2CO3)+ ;
②c(H+)+c(Na+)= 。
现有①铁片 ②NaCl溶液③氨水④醋酸⑤酒精⑥盐酸 ⑦H2SO4
⑧KOH固体 ⑨蔗糖 ⑩KAl(SO4)2·12H2O,其中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填序号)
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如下Heck反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回答下列问题:
(1)C与浓H2SO4共热生成F,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的结构简式______。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高分子化合物G,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的反应中,检验A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K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A、B、C、D、E、F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①A是芳香族化合物,其苯环上有2个对位取代基,均不含支链,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②F分子中除了2个苯环外,还含有一个六元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________种官能团,A与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为:
(1)写出咖啡酸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mol咖啡酸分别与足量H2、浓溴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三种试剂的物质的量依次为:H2__________mol;Br2______________mol;NaOH_____________mol。
(3)蜂胶的分子式为C17H16O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醇A,则醇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醇A含有苯环,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写出醇A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十H2O(g) CO2(g)十H2 (g)△H < 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 B.降低温度 |
C.使用催化剂 | D.增加氢气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