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次数 |
接触面材料性质 |
压力/N |
摩擦力/N |
| 1 |
木块与木板 |
6 |
1.2 |
| 2 |
木块与木板 |
8 |
1.6 |
| 3 |
木块与毛巾 |
8 |
3.5 |
(3)分析比较序号1和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
.(5分)小华同学按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

(1)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
(2)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并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填“相符”或“不相符”),其原因是.
(3)小华在得到表1的数据后,改变了电阻箱R1的阻值又测得
另一组电流、电压值,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第二次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
第一次连入的电阻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小文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
|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
|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
|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
(4)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 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资料,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8分)如图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电阻大约10Ω左右)。已知电源是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Α”字样。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图将图乙连线完整;(原有导线不许改动,导线不许交又)



甲乙
若小刚合理的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小刚猜想:
| A.可能灯丝坏了 | B.可能是变阻器开路 |
| C.可能小灯泡短路 | D.可能是电流表开路 |
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
排除故障后,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 V,为了测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___(选填“A”或“B")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丙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W。
(6分)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拉动木块,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_________两图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3分)(1)小丽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小丽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 实验次数 |
测量对象 |
质量(g) |
体积(cm3) |
| 1 |
小石块 |
10 |
(2)图15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
(3)图16的体温计显示的温度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