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00字左右)
(关公)书略曰:“……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关羽“异日”如何报答曹操的“余恩”?请简要叙述其相关情节。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
C.《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个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
D.《白光》中的陈士成是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白光“象征了陈士成对幸福美好世界的向往。 |
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桑提亚哥打鱼生涯是强者与强者之争,
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照。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注]①怀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怀,思念,留恋;居,家居。
(1)请简要概括“士”的特点。(2分)
(2)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请结合上面文段谈谈这句话的含义。(4分)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火烧乌巢的起因和经过。(《三国演义》)
(2)聂赫留朵夫在枢密院,听见办公室的人在谈论一场决斗。这场决斗指的是什么?请简述经过。(《复活》)
第( )题
答: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老太妃去世,贾母入朝随祭,将宝琴托与李纨照管,把黛玉交给薛姨妈,薛姨妈便挪至潇湘馆。这期间,荣府事件由邢夫人协管。按规定,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有筵宴音乐,邢夫人便把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打发出门了。(《红楼梦》) |
B.高老太爷要觉民娶冯乐山的侄孙女时觉民找觉新商量,觉新要觉民屈服。《家》) |
C.吴荪甫同意与孙吉人、王和甫合作办一个银行,作为金融流通机关,益中信托公司很快就成立起来了。(《子夜》) |
D.葛朗台生怕妻子死后遗产被女儿瓜分,为了让妻子身体好起来,他给她金币,让她高兴,以确保妻子能好好活着,她的财产也能掌控在自己手里。(《欧也妮·葛朗台》) |
E.爱斯梅拉达被押到广场行刑。弗比斯不敢站起来证明爱斯梅拉达的无罪,卡西莫多从教堂里冲出来,挥拳打倒了弗比斯和刽子手,然后把爱斯梅拉达救进了钟楼塔顶。(《巴黎圣母院》)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⑴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待人的什么原则?
⑵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出的“仁”和“礼”的关系。
乙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君子”。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君子”的精神追求,对“君子”的道德水准,对“君子”的修养,都有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的标准。如此多的标准,如此高的要求,显然不现实,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属于一个理想主义者。
上面的语段对孔子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