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识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_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回归祖国。
(4)图三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
(5)图三中两位握手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邓小平提出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材料四: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1分)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2)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2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如图,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毛泽东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诸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
(2)材料二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促成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通过取得哪个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国和蜀国对生产都很重视,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结合下列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发展。……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材料二中作出迁都决定的是谁?他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何进步意义?
(3)根据上述两个改革的结果来看,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改革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涿鹿之战图二城濮之战
材料二:

官渡之战示意图
材料三:该书一共130篇,50多万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请回答:
(1)在图一的战役中,最终获胜的是哪方?图二的战役后,谁最终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2)材料二的战役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3)材料三所述的书名是?材料一和二中的战役中,最有可能在该书中出现的是?

主题:重走长征路
步骤一: 了解长征历程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材料一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步骤二:体验长征胜利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3)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