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贴春联的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中春联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错误的有
| 春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忆往昔,国营企业改革铸辉煌;看今朝,中国浙商转型再腾飞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
|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
|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
|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 |
| B.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
| C.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
| 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
| A.国民革命的兴起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