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是指处于富裕阶级(或上等阶层)与贫困阶级(或下等阶层)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有观点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最早研究中产阶级与民主之间关系的学者。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民主的发达与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民主制就逐渐取代了君主制和军事贵族制。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二 现在人们将包括经理、监督者、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和技术工人在内的所谓“白
领”阶层称为“新的中产阶级”。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级阶位置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非所有者 1、经理 2、监督者 3、专家经理 4、专家 5、技术工人 6、蓝领工人 |
7.50 13.66 3.87 3.53 13.46 44.59 |
7.57 14.86 4.41 4.53 14.08 45.13 |
7.95 15.23 5.06 5.49 12.92 44.05 |
8.25 14.82 5.99 6.90 12.77 41.38 |
所有者 17、小资产者 18、雇主 |
5.54 7.86 |
4.09 5.33 |
4.53 4.77 |
5.19 4.71 |
——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材料三 ……因为新中产阶级虽然具有官僚化、组织化的特征,但它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的忠实基础,……因为新中产阶级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新中产阶级所具有的教养足以使其具有履行公民权利和参加民主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无论是商业的还是组织的,均可以使自己适应政治参与,并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政治领导所愚弄。其次,……当他们仰望天空时,他们看到飞行员和宇航员,他们幻想星际旅游和星球大战,他们看到了有着黑洞和超新星的无限宇宙。他们不会看到天堂和一大群的天使。这一新的宇宙现确实导致了伦理和道德的危机,其原因只是因为科学不能够告诉我们何对何错,但这种世界观也确实创造了理性的大众,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民主的责任,并有能力积极参加法治民主所需要的公共活动。第三,他们尽管被吸入进这个或者那个巨型官僚机构,但并不把官僚机构看成是神圣的。……他们忠诚地为其组织服务,有时候还废寝忘食,但他们对组织并不愚忠,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会变革组织。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四 政治体制是否愿意吸纳、是否有能力吸纳以及如何吸纳整合中产阶层,将极大地影响乃至决定着中产阶层是成为现行政治体制的内在部分和朋友,还是非敌非友的中立者,甚至是敌人。
——胡联合《政治学最高法则下的中产阶层“稳定器”构建战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雅典确立民主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产生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产阶级“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忠实基础”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要使中国的中产阶级稳定发展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一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一个相时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摘编网络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异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姚莹(1785年~1853年),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入狱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史学家评价这一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史称“昭宣中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宣中兴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