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作家思想情感的抒发 D.传统文化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认为黄宗羲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民本思想,而有学者则称黄宗羲为千古学者中对君主第一“狠人”。以下言论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D.“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某位思想家对皇帝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