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
大理石 |
玻璃板 |
木板 |
棉布 |
毛巾 |
海绵 |
反射声音的强弱 |
最强 |
强 |
强 |
较强 |
弱 |
几乎听不到 |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1)按图甲组装实验器材,给直导线通电,直导线向左运动,这说明对通电直导线有力的作用;只对调电源正负极接线,通电直导线会向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与有关.[来
(2)如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神奇转框,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持续转动.据此,你认为构成柱形物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填物理属性)
有一种巧妙测量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测量前需先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几种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备用.
(1)测量前,应把天平放在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测出烧杯和溶液的质量为49.2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20mL;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
(3)测定血液密度时,具体操作如下:在几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密度已知且不等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入一滴待测血液,只要看到哪一支试管中的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就知道被测血液的密度了.这是为什么?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写出推理过程.
分析推理过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如图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N。
(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