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并记录每次实验的 和的度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二步(图乙),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后折,则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根据这一现象可得出的结是:
此时反射光线是否存在?答:。(填“存在”或“不存在”)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1)应选择_________(选填“平板玻璃”或“平面镜”)来进行实验,其目的是。该实验最好在(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应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 。
(3)如图所示,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到镜后有蜡烛A的像A'。接下来的操作及达到的要求是:。
(4)若在像A'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答:。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5)下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得出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对此你的评价是: .
实验次数 |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1 |
10 |
10 |
某种物质的熔液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
(1)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答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小红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猜想.指出列出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A.杯子的材料 | B.杯口的大小 |
C.杯里所盛的液体 | D.杯子的生产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