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我国发展工业化的成功措施及影响。
材料二 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1957 |
1960 |
1962 |
钢产量 |
535 |
1866 |
667 |
粮食产量 |
3900 |
2870 |
3200 |
(2)观察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材料三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全体手工业 |
1952年 |
41.5 |
3.2 |
4 |
30.7 |
20.6 |
1956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工业的命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这种经济现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2)材料二中反映了苏州纺织业出现的哪种新的经济现象?
材料三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材料四反映出清前期实行这一外贸政策哪一方面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会议 |
时间(年)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64——1965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75 |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
1964——1965 |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
1978——1983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4分)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通过材料四,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是怎样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请回答:
(l)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