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试管 |
实验设计 |
| 1号 |
馒头块+唾液(2ml),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
| 2号 |
馒头屑+唾液(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
| 3号 |
馒头屑+清水(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
(1)完成表中各项处理后,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出现蓝色变化的试管是 ,其原因是 。
(2)无蓝色变化的试管是 ,说明淀粉已被唾液中的 分解成为 ,此物质还需在胰、小肠所分泌的 、 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比说明了
(4)如果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将4号试管设计成“馒头屑+唾液(2ml),搅拌,10℃水浴10分钟”,你认为应选 号试管与其对照。
某课外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盆底有排水孔),分别装入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3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3块马铃薯分别埋进小花盆的泥土中约5cm深。
③把3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连续培养2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该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
(2)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将三粒大豆种子A、B、C用细线分别系在部分插入烧杯中的玻璃棒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只有B种子萌发。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______与________这两粒种子可以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 ;
(2)这些种子在萌发中所利用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___ 。
(2)如果B种子不能萌发原因可能是
鼠妇,也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 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明亮 |
1 |
2 |
0 |
| 阴暗 |
9 |
8 |
10 |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6)该实验中,变量是 .
下图为蚂蚁取食食物的过程,受此过程的影响,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②把1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③实验1次后,把蚂蚁放归自然环境中。
(4)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
(5)得出结论: 。
(6)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是: 。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步骤_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