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0 C--430C)→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
(5)为何加酸奶前进行冷却 。
张兵同学要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他取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是大豆种子20粒,食醋和清水各一小瓶,带盖的空玻璃瓶2个,吸水纸一包(并将食醋和清水各取一定量配制成了“模拟酸雨”)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将两个带盖的空瓶分别编号为A、B,在A、B两个瓶底部各垫上三层吸水纸,并向A瓶里吸水纸上加少量“模拟酸雨”;向B瓶里吸水纸上加少量清水,使纸巾湿润。又向两瓶吸水纸上各放10粒大豆种子,把两瓶都放在20度的环境中培养。
每天向A瓶补充少量的“模拟酸雨”,向B瓶补充少量的清水,确保吸水纸湿润。
③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④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请回答:
(1)从题中信息可知,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控制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大豆种子的自身条件都满足了,预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是A、B两瓶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还能说明是酸雨的影响吗?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步骤:
请根据图中所示的步骤回答:
(1)进行这项实验时,要把用于实验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图B所示的步骤是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4)观察并分析图C所示的现象,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显微镜的使用。
(1)在下列观察实验中,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
A.观察叶的下表皮细胞 B.观察草履虫
C.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D.观察种子的结构
(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实验室的光线较暗,为了增加视野内的亮度,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
A.选用较大的光圈和凹面镜
B.选用较大的光圈和平面镜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凹面镜
D.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
(3)小明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图A的物像,要想把物像调到图B所示的情况,你认为他应该怎样操作?理由是什么?
下表是某同学进行的“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编号 |
实验装置设计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1 |
在培养皿中铺层吸水纸,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并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的水 |
将培养皿放在橱柜中 |
5天后大豆种子萌发了 |
2 |
在培养皿中铺层吸水纸,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并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的水 |
将培养皿放在冰箱的冷藏层中 |
5天后大豆种子没有萌发 |
根据此项探究实验进行分析。
(1)这个探究实验设计的变量是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编号)。
(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这个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除此条件外,种子的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说明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A.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活 B.生物的生活会适应环境
C.环境与生物的生活无关 D.环境与生物的生活相互影响
资料分析。
资料1:新华网北京2005年11月4日电,据农业部4日发布的消息,10月26日,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镇江台村养殖户饲养的鸡出现死亡。11月3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疫情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资料2: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的H5N1亚型病毒。这种病毒的形态如图所示。
资料3:中新网2005年5月25日电,据新华网消息,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
(1)根据资料2,这种病毒的结构特点是由_________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组成。
(2)根据资料1判断,在病毒的分类中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病毒。
(3)根据资料3可知,通过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的方法进行预防禽流感,这种禽流感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
(4)将禽流感病毒划分到微生物类,家禽划分到动物。这种归类的方法是按照生物的_______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