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怀,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下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          ,乙烧杯中的孑孓           
(5)得出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背景: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榕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家蚕只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制定计划:
(1)请你在下面2种获取家蚕的方式中选择一种()。
A.去养家蚕的人那里取已经长大的家蚕
B.去养家蚕的人那里取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2)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是()
A.用1只家蚕 B.用10只家蚕
(3)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所以你打算选哪两种植物的叶子?
A.;B.
(4)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_瓶。(“A”瓶或“B”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______________,后人称他为 “

材料分析(共8分)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末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原因是:植物进行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今有一实验如图,步骤如下:

①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至4小时.③剪下遮光的叶片, 去掉黑纸.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⑤取出叶片, 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 遮光和不遮光部分分别呈黄褐色色和蓝色。
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光合作用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