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接地气”,是一种工作目标、工作路线,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材料一: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材料二: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政策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刘磊与刘松是好朋友。一日,刘磊找刘松借了2万元钱,并写了借条。半年后刘磊还了1万元,还有1万元没还。年底刘松又向刘磊索要欠款2万元,刘磊说已经还了1万元,刘松不承认刘磊已经还过款,两人发生纠纷,刘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磊返还欠款2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刘磊还款2万元。
上述案例中刘磊为什么要多还款1万元?
黄某从A地乘汽车去B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为由让黄某下车,黄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黄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要求赔偿损失,但黄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案例中的黄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承担举证责任?
(2)黄某为什么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王某和张某是邻居,王某院子里有一棵大树因下雨被大风刮倒,把张某的厨房砸坏,事后张某请建筑工人修房花
了1 200元,王某也没有表示要承担责任的意思,张某很生气,想获得赔偿,但又不想“打官司”。
(1)张某为什么不想“打官司”?
(2)你认为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纠纷?
某市A县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在本县一河流内设置排污口,排放大量工业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A县环保局经过调查,对该化工有限公司作出了停业整顿,并处9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对此,该化工有限公司不服,认为处罚太重。
(1)如果该化工有限公司申请行政复议,应该向哪些机关提出?为什么?
(2)行政复议与诉讼相比有何优越性?
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于2013年4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2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2012年北京市开展清零行动,先后查处、取缔了1 200个游商、地摊,收缴侵权盗版作品49.34万件。这些作品包括盗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丛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丛书、知名学者于丹的趣品人生,还有十八大辅导材料等。根据材料回答:
(1)分析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
(2)说一说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