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右图中有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下图所显示的书名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合称,它最早应该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