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欧共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
B.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
D.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
A.认识到“枪不如人,炮不如人” | B.期待国联公理解决 |
C.让出东北,避免日本再侵略其他地方 | D.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
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走上歧途。”她所指的人是
A.蒋介石、陈独秀等 | B.汪精卫、陈独秀等 | C.张作霖、蒋介石等 | D.蒋介石、汪清卫等 |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
A.敦促日本与国际联合 | B.把东北置于列强共管之下 |
C.要求中国与之调查合作 | D.要求国联成员联合对付日本 |
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王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集团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B.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C.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此时已全面走向腐朽,成为众矢之的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本国封建势力 |
1928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的外部原因是
A.中共发动武装起义 | B.日本威逼东北独立 | C.国民政府财政困难 | D.奉军大举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