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
A.2NaCl(熔融) 2Na+Cl2↑ |
B.MgO+H2 Mg+H2O |
C.Fe2O3+3CO 2Fe+3CO2 |
D.2Ag2O 4Ag+O2↑ |
周期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37Cl和6号元素的原子13C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 A.中子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C.电子层数 | D.次外层电子数 |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 |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HNO3 |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 |
| B.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
|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
| D.加入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 |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下列实验不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
| B.浓硫酸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浓度变稀 |
| C.在浓硫酸中加入少量胆矾,胆矾变白色 |
| D.含水蒸汽的氢气通过浓硫酸后,氢气变干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
|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
|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H2O2、O3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其原理相同 |
| D.SO2和Cl2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