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玻璃杯、吸管、水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甲所示,把一根直吸管斜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吸管看起来弯折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然后用手指堵住上端的管口,从水中提起吸管后发现吸管中存在一段水柱,且水不会流下来,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水柱受到_______对它向上的作用.
(2)在吸管下端装入适量的钢珠,并用蜡封住管吸的下端使底部平整,然后让它竖直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测该吸管底面积为3×10-5m2,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1×10-2m.(取g="10N/" kg)
①求吸管受到的浮力;
②把吸管拿出并擦干,让封结的一端朝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丁所示,求吸管对桌面的压强.
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ρ水="1.0" g/cm3 )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 g。
②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cm3.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ρ=g/c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测工艺品是由下表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举一例)。
物质 |
金 |
铅 |
铜 |
铁 |
铝 |
密度/g·cm-3 |
19.3 |
11.3 |
8.9 |
7.9 |
2.7 |
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图,在一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 甲图: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说明电磁波。
(2) 乙图: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
(3)丙图: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
(4) 丁图: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
实验室现有以下器材:电压为5V的电源、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单量程(3V)的电压表、导线、开关和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5Ω 0.3A”、“10Ω 0.6A”、“30Ω 0.6A”).请你利用以上器材来测量一个标有“3.5V”小灯泡的功率(小灯泡电阻大约为10Ω).
(1)为了保证电路各元件的安全,你需要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2)如图的实物图缺少三根导线,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将电路连接完整并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暗淡、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 B.小灯泡处发生断路 |
C.滑动变阻器被短路 |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
(4)如表是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所测出的三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按照教材中实验操作要求,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W.、
次数 |
电压表的示数U/V |
电流表的示数I/A |
1 |
2.5 |
0.25 |
2 |
1.5 |
0.35 |
3 |
1 |
0.4 |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判断:
(1)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
(2)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拉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