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小明不能采用 (填“甲”、“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
⑵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⑶思考并回答: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
⑷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可以防止 .
(5)有5mL、10mL、20mL三种注射器,你认为选择__mL的注射器好一些,为什么?
。
小明同学用图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大于10Ω。
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
⑵实验时小明发现电压表0—15V量程已经损坏,小明采用3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1A”字样,请用笔画出导线完成电路连接。(导线不得交叉)
⑶检查无误,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V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正好是额定电压;
⑷此时,电流表示数如乙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
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________液体的质量较大。
在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其中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老师对这两种方案分析后指出:其中一种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另一种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而丙同学的方案是最好的。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填写出丙同学的方案。甲、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甲同学 |
乙同学 |
丙同学 |
|
步骤一 |
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 |
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 |
|
步骤二 |
测出装有盐水的玻璃杯的质量m2 |
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
|
步骤三 |
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
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玻璃杯中,测出总质量m2 |
|
步骤四 |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
小张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不变)、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 0~3V 、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两只:R1(20Ω 0.5A)、R2(50Ω 0.5A)。
(1)在小张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有连接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灯泡亮度变亮;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张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在多次测量中,小张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张又取了一个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旧灯泡进行实验,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亮度明显偏暗,小张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灯泡的玻璃内壁变黑。灯泡亮度偏暗的原因是灯丝发光时发生升华而变细,消耗的实际功率变的缘故(选填“大”或“小”)。
(5)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张用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则小张应选用滑动变阻器(选填“R1” 或“R2”)。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Ω,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开县某中学的小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在端(选填“左”或者“右”),以保护电路;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流表的读数是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Ω;
(4)小明同学测量完毕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提出什么建议呢?____________________;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