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小明不能采用 (填“甲”、“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
⑵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⑶思考并回答: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
⑷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可以防止 .
(5)有5mL、10mL、20mL三种注射器,你认为选择__mL的注射器好一些,为什么?
。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2)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3)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小红和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便于 ,玻璃板应该___ ___(水平/垂直/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挨得很近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____。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
(4)做完一次实验后,小红让蜡烛靠近平面镜重做实验,此时像的位置 平面镜(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小亮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向_________端移动。
(2)小亮将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_________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____________(选填“一部分”或“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再将倒出盐水之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这时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小亮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再次__________,读出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则称得此时质量为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斜面长0.9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5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