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0分)
老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与后文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为什么害怕?表达出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雪地里的迎春花
⑴我十岁那年,父亲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⑵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然而,在午后的玩耍中,我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⑶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⑷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能赚些钱,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⑸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舔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⑹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⑺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⑻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
⑼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⑽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晴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⑾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了!”
⑿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⒀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隙。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⒁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⒂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
⒃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⒄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⒅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8分)
父亲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会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嗣:“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好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明天我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门头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忑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整体感知文章,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中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一句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第(7)段中写“父亲笑了一笑”,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具体含义。
第(10)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戴帽子的自己
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就被教数学的班主任老太太扣了一顶帽子一一“事儿多”!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教学楼还没有盖起来,一排排全是平房,一年级就在最前面那一排。我们三班挨着二班。为了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我第一个扛起了扫把,走出教室,在院子里扫起来。老太太眼尖,一眼就看到我,一个箭步冲过来。我心里一阵狂喜,哈哈,等着瞧,老师来表扬我啦!老太太一把把我拉过去,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卫生区’?你过线了,你在替二班扫地,你知不知道!”七岁的孩子还以为这是在表扬自己呢,因为学前班老师说了,要时时想着帮助别人。帮二班扫地,难道不是在做好事吗?我可以帮二班扫完了,再扫我们三班啊。老太太丢下三字——“事儿多”,转身就走了。我站在原地,想了好久好久,“事儿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二年级的时候,我又被语文老师冠了一顶帽子——“骄傲的大公鸡”。二年级伊始,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骄傲的孔雀》,大概意思是孔雀爱美爱虚荣,因此让自己很狼狈。老师要我们坚决远离骄傲的孔雀,学会谦虚做人。有一次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奶奶去外面散步,顺便抓树上的知了,正好碰到隔壁班的语文老师。她说:“你们明天就期末考试呢,你为什么不好好复习啊?”我抠着白杨树的树皮小声说:“我上次期中考试之前就没看书复习,语文还考了全县第一。我觉得不复习就是诀窍,肯定能考好。”这话很快就传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耳朵里,当然了,期末考试我没考好。“骄傲的大公鸡”这个名号从此就在语文老师那里传开了。我想来想去都没有想明白,我们学的不是“骄傲的孔雀”吗?
三年级的时候,我才慢慢知道原来这些名号不好,有这些名号说明别人不喜欢你。我开始有点自卑,有点迷茫一一我到底要怎么样做呢?我是要坚持按我自己想的去做我自己,还是要做让别人喜欢的自己?那个时候,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当然了,我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当时班里同学都很喜欢刚转来的新同学张超,她从山西大同转学过来,她说普通话,她走路八字脚,她的腿细细长长。说普通话,我不好意思在课下的时候说;腿长得怎么样,我也决定不了;八字脚嘛,最好学了!从此以后,我上学下学都刻意把脚往外撇,一定要把自己走路的姿势纠正过来,因为我坚信,这样大家都会喜欢我!为此,我被妈妈骂了好多次,“八字脚”直到现在好像也没有改过来。
你相信吗?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那个年纪,我好像就丢失了“自己”。我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我不知道怎样去做才能被冠以好的名号。好像所有的事情,必须跟随着别人,或者让别人跟随着你,我苦恼无比,却又不知跟妈妈从何说起。如果一棵小树,在未成形的时候,就被园丁修剪成他想要的样子,那么它一定会长成那个样子,而不是小树原本要长成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坐在大学空荡荡的图书馆里,翻看着好朋友从青岛寄给我的书,有一页上写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一张白纸,任由你在上面涂写。儿童的心灵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有它自在的生命力。”我泪流满面,久久不止。那些画面,那些故事,那些有意无意的“名号”,让我已经忘记了我要做怎样的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不就在这里吗?后来,写这本书的那个人成为了我的导师,他的名字叫:朱自强。而我,则成为了一名儿童文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做了一名少儿图书编辑。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葆有最真的自己,不戴任何“帽子”的“自己”!
(文/李蒙蒙,选自《美文选读》2014年第4期。)“我”因为什么事被扣上“事儿多”和“骄傲的大公鸡”的帽子?请简要概括。
品析下面的语句,说说“儿童的心灵”具有怎样的特点。
儿童的心灵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有它自在的生命力。作者写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那个年纪,我好像就丢失了‘自己’”,结合全文,说说这两个“自己”的含义。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天天忘事,四种感觉来帮忙
当你每天放错了东西或者忘记跟别人的约定时,你得靠四种感觉来帮忙了。
在开会时握拳,会后你可能会记得更多细节。据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参与者在记一系列单词之前右手握拳,回忆这些单词时左手握拳,记忆效果会更好,而且与根本不握拳的人相比,握拳的人的记忆效果确实更好。
研究者称,握拳激活大脑中跟情景记忆形成相关的区域。右手握拳激活左脑,加强记忆事件或行动的能力;左手握拳激活右脑,使回忆更高效。
计划参加朋友聚会或生日派对,到时候却忘记了。那样的话,你可以让你的房间充满迷迭香的气味,这种香味能让你更好地记住活动和任务。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间里有迷迭香气味的人能更好地记住在特定的时间交特定的东西,因为迷迭香的气味可以让人体生化系统更活跃,促进人的记忆。
以下是一个人们不经常注意到的事实:左右移动眼球会让左脑和右脑更多地相互联系,使大脑更加活跃,进而提高大脑回忆事物的能力。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回忆之前左右移动眼球30秒钟,回忆起来的事物就会更多,也更准确。
不想在房间里到处找不到钥匙吧?在再次发生之前,让某人在你熟睡的时候,在你耳边摇这串钥匙,这样,下次你更容易回忆起这串钥匙放在什么地方。
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中,参与者记忆有对应的音乐位置的图片,如果让他们在熟睡中听相关的声音,他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把那些图片放到电脑屏幕上相应的位置。另外,为了让这个法子更奏效,你必须真正熟睡。
(文/韦盖利,选自《知识窗》2014年7期。)文中运用哪四种感觉来帮助记忆?下列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触觉 | B.味觉 | C.视觉 | D.听觉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右手握拳激活左脑,加强记忆事件或行动的能力;左手握拳激活右脑,使回忆更髙效。 |
B.迷迭香的气味使人体生化系统更活跃,能更好帮助人们记住特定的时间交特定的东西。 |
C.左右移动眼球会促进大脑更多地相互联系,从而能够帮助大脑更好地回忆事物。 |
D.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中,参与者必须真正熟睡,这个法子才有效。 |
根据文意,下列人物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帮助自己回忆昨晚睡前背的单词,亮亮右手攥得紧紧的,让自己出了一身汗。 |
B.闻着窗台上迷迭香的花香,想着明天要交的作业,晴晴甜甜地睡着了。 |
C.为帮助自己提髙记忆力,明明发明了一套“眼球活动操”。 |
D.珊珊每天睡前把复读机的音量调小,放到枕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