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L-天冬酰胺含量 |
|
培养液 |
细胞内 |
||
实验组 |
① |
缺乏 |
缺乏 |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请据图回答。无标题.jpg (23.38 KB)
2009-8-14 15:52
(1)图甲中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下列何者一致?
A、荚膜基因 B、唾液淀粉酶基因C、雄性激素基因 D、血红蛋白基因
(2)若基因A发生突变形成的植物仍能开蓝花,可能的原因是
①②
(3)该植物白花植株(线粒体中导入了抗病基因)与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紫花植株,则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 。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4)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Ⅱ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宽叶、窄叶雄性植株若干,通过一代杂交,要培育出可依据叶形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则杂交组合为。
(5)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宽叶雄性植株若干(基因型为XDYD、XDYd或XdYD),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形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则杂交组合为。
(6)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的性染色体上,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但不知是位于I片段,还是仅位于Ⅱ片段上,现有各种叶形的纯种植物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等位基因(D和d)是位于I片段,还是仅位于Ⅱ片段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型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⑴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或基因型的是
⑵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能育吗?,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
⑶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在何种情况下,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
倍体? ;在什么情况下,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4)下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该图所示生物有丝分裂后期含个染色体组。
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红绿色盲由基因b控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F是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后使这对夫妇生下孩子I为白化病兼色盲患者,则I的性别是____。若G是卵细胞,与精子E结合后使这对夫妇生下孩子是H,则H的基因型为____,表现型为____。
(2)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兼色盲男孩的几率是____。
(3)若该对夫妇生下一个孩子,医生诊断是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征)。请运用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说明该小孩患唐氏综合症的可能原因。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某些人类遗传病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要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能否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被调查人数共为2500人(男1290人,女1210人),调查结果发现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49人,女性7人,则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患色盲,其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
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在当地人群中约1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群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携带者。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概率为________。
(4)上述正常夫妇若已经怀孕,他们想确定胎儿是否患白化病,则应该进行产前诊断,下列属于产前诊断内容的是
A.羊水检查 | B.B超检查 | C.孕妇血细胞检查 | D.基因诊断 |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
(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若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应有________种类型(理论数据).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 。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种方法培育的新生物个体可以表达出甲生物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甲种生物的基因能够在乙种生物体内表达出与原来一样的蛋白质原因是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