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环境、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 2.5污染 |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
C.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无净水作用 |
D.可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 |
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
饱和Na2CO3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
D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不能进行 |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 |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
D.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4-、Z2、B2、A3+ |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
B.![]() |
C.![]() |
D.![]() |
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
B.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 |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