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甲示我国1957年和1999年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表乙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部分)。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顺位 |
1957年 |
1999年 |
||
死亡原因 |
占死亡总人数的% |
死亡原因 |
占死亡总人数的% |
|
1 |
呼吸系病 |
16.86 |
恶性肿瘤 |
23.38 |
2 |
急性传染病 |
7.93 |
脑溢血 |
21.36 |
3 |
肺结核 |
7.51 |
心脏病 |
16.82 |
4 |
消化系病 |
7.31 |
呼吸系病 |
13.98 |
5 |
心脏病 |
6.61 |
损伤和中毒 |
6.288 |
6 |
脑溢血 |
5.46 |
消化系病 |
3.04 |
7 |
恶性肿瘤 |
5.17 |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 |
2.87 |
表甲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
卡介苗 |
乙肝疫苗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百白破疫苗 |
麻疹疫苗 |
出生 |
1次 |
第一次 |
|
|
|
一月龄 |
|
第二次 |
|
|
|
二月龄 |
|
|
第一次 |
|
|
三月龄 |
|
|
第二次 |
第一次 |
|
四月龄 |
|
|
第三次 |
第二次 |
|
五月龄 |
|
|
|
第三次 |
|
六月龄 |
|
第三次 |
|
|
|
八月龄 |
|
|
|
|
初免 |
1.5周岁 |
|
|
|
|
加强一次 |
四周岁 |
|
|
|
加强一次 |
|
七周岁 |
|
|
加强一次 |
白破二联一次 |
加强一次 |
表乙
1.由表甲中数据分析可知,在1957年,我国占死亡总人数百分比前三位的疾病以传染病为主;由于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再加上当时国家医疗、免疫水平较低,所以死亡率较高。在1999年,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出除了受 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也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所以这些疾病常被称为“ ”或 “现代文明病”。
2.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计划免疫的实施, 是我国传染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免疫的类型看,计划免疫属于 。
3.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请结合实际,列举出三种需要改进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看到老王种植冬季大棚蔬菜发家致富,老李也想种大棚。于是到老王的大棚去取经,几天中,老李发现了许多他看不懂的操作:①老王把一些黄瓜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另外的花蕊,还说明年准备在大棚里放养蜜蜂,那就更省力了。②老王把一些黄瓜花给摘了,还说这不是浪费,因为结不出黄瓜。③冬季气温低,但老王每到傍晚就把大棚的窗户打开一会儿。④老王在大棚内放置了一些药块,说散发出的气体可以使大棚增产。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老李解决困惑。
(1)老王取下的黄瓜花蕊是,他去触碰的位置是,这种技术叫做。
(2)大棚里放养蜜蜂可以增加传粉率,黄瓜的传粉方式是。
(3)老王摘掉的那些花俗称“谎花”,这种花是。
(4)冬季气温低,大棚里都是要加温的,老王每到傍晚就把大棚的窗户打开一会儿的目的是。
某家庭中,一对夫妇均有酒窝,而小孩无酒窝.请回答: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 ,其中 为显性性状.
(2)父母具有酒窝,而小孩无酒窝的现象叫 .
(3)若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父亲的基因组成为 .
下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____。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________。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学贵有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下列一些学习方法:
(1)图表归纳法。
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图1、图2,然后回答问题:
①图1可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其中B可代表____;图2中的空格内需填____。
②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实现的。
(2)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课外看到两则材料:
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2000次以上才可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此材料说明:____。
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
此材料说明:____。
(3)实验探究法。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
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①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②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进行对照实验。
③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
(三)实验反思:
④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____。
⑤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____(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生活与部分系统的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表示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那么,淀粉在消化系统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的部位是在____。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____免疫。
(2)若②表示氧气,氧气需要经过____层上皮细胞才能由肺泡进入血液。
(3)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的过程,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糖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____发生病变。医生在其上肢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过与心脏相连的____(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____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