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在29℃时生长的最快,在27℃和30℃时将不表现为生长现象
B.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
C.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29℃
D.27℃、28℃和29℃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
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的群落演 替中,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B.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 |
C.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下降 |
D.生态系统有机物不断上升 |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 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