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 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下图展示了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 |
B.杂种F1和杂种F2均是一个新的物种 |
C.图中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实现 |
D.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l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
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每个刺激都产生一个冲动。分别在哪些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Ⅱ、Ⅲ肌肉纤维和Ⅰ、Ⅱ、Ⅲ肌肉纤维收缩()
A.3和1 |
B.4和2 |
C.3、4和1、2 |
D.2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