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人依宾拔都他,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来华,对一座城市作了这样的记述:“渡大洋后,所至第一城,即刺桐也……刺桐港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渭之世界最大之港,亦不虚也。”文中的“刺桐”是指
| A.泉州 | B.广州 | C.临安 | D.大都 |
下列关于秦统一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战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
| B.人民厌恶长期战争,渴望和平,统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
|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 |
| D.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 |
赞赏中庸之道的思想家或政治家是:
①梭伦 ②孔子 ③柏拉图 ④亚里斯多德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 C.学术思想不同 | D.谈论的问题不同 |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A.其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缓和社会矛盾 |
| 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
| 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
| 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