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情况,甲、乙曲线分别代表哪两个生态系统?
A.热带雨林、温带森林 |
B.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
C.温带草原、寒带针叶林 |
D.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
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
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
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 |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 |
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 |
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 B.大于92只 | C.小于161只 | D.大于161只 |
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 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⑤④ | B.①③②④⑤ | C.③①②⑤④ | D.①④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