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②凌云:直冲云霄。③始道:才说。
“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古诗鉴赏(3 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1分)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农家望晴
【唐】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战国时属秦国。
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答:
(2)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泊 秦 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笼”字用得极妙,请试做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