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②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 h。
③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 。
④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a.将相同的培养液分为相等的两份, ;
b.将等数量的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基中;
c. _____ 。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
13 |
20 |
25 |
23 |
19 |
17 |
16 |
分析上表数据,在下图内用坐标曲线绘制出实验结论。
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据调查,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1个调查小组对某家族的该遗传病所做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2)若II—2是患者,那么该遗传病是
(3)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6是携带者,推测IV—1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为。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是分别位于过程。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
的基因是,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下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f均为气体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可表示氧气的是(填字母)。
(2)b参与光合作用的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
的第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3)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4)若用14C标记CO2,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CO2→。
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观察记录 |
A |
大豆组织样液 |
双缩脲试剂 |
颜色反应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
细胞染色情况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现象 |
D |
蔗糖溶液 |
斐林试剂 |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
E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细胞的有丝分裂 |
F |
芹菜幼苗 |
梯度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
幼苗平均株高 |
(1)A~F六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组别是。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要点是:
①调节,使视野变得明亮些;②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③转动
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2)用大豆组织样液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加入硫酸铜的量应是3~4滴,而不能太多,原因是。
(3)做E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细胞;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