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鲍君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②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③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④。
【注释】①罝(jū):泛指捕鸟兽的网。②鲍鱼:这里指用盐腌渍的鱼。③怪:以……为奇怪。④息:平息。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鲍鱼主过庙下
A.鲍/鱼主过庙下 | B.鲍鱼/主过庙下 |
C.鲍鱼主/过庙下 | D.鲍鱼主过庙/下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去( ) (2)故( )说说“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①也。过②听杀人,自拘当③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④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理:司法长官。 ②过:失误。③当:判罪。④傅:同“附”,指转嫁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臣居官为长②遂不受令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过听杀人,傅下吏有罪,非所闻也。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对李离的殉法有什么看法?
文言文阅读。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清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
文言文阅读。(8分)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②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③。母微笑曰:“病少差④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辄(zhé):总是,就。③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④差(chài):同“瘥”,病愈。解释下列划线词。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⑵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⑷尝问曰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出与文中“教之为吟哦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B.无案牍之劳形 |
C.唐人尚未盛为之 | D.能以径寸之木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
B.又弗如远甚弗之怠 |
C.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
D.期年之后失期,法皆斩 |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美:
(2)闻寡人之耳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翻译:
(2)谤讥于市朝翻译:结合全文内容填空。(每空限3字)
因为邹忌①,齐王②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所以齐国“战胜于朝廷”。
文言文阅读(12 分)
苏秦之楚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王乎。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王乎()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③愿闻其说()④今令臣食玉炊桂()下列各句与例句“苏秦之楚“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 B.至之市(《郑人买履》) |
C.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 D.久之,目似瞑(《狼》)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